-

压铸模具保养误区有哪些?

2025-11-05

压铸模具是生产的核心设备,其保养质量直接影响铸件品质与生产效率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,不少从业者因认知偏差陷入保养误区,反而加速模具损耗,增加生产成本。下面说说五大误区。

误区一:仅重故障维修,轻日常养护
部分从业者将模具保养等同于故障维修,仅在模具出现开裂、卡死等问题时才停机处理,忽视日常养护。实则模具在连续压铸过程中,型腔表面会残留合金渣、油污,导柱导套等滑动部位易因磨损产生间隙。若不及时清洁与润滑,残留杂质会划伤型腔,加剧部件磨损,缩短模具寿命,还可能导致铸件出现飞边、缺料等缺陷,增加后续维修成本。

误区二:润滑过度或选用不当油脂
润滑是模具保养的关键环节,但不少人存在 “多润滑更 安全” 的误区,过度涂抹润滑剂。多余的润滑剂在高温下易碳化,形成坚硬杂质附着在型腔表面,不仅影响铸件表面光洁度,还会堵塞排气槽,导致铸件产生气孔。此外,部分从业者未根据模具材质、压铸温度选用适配油脂,如低温油脂在高温环境下易失效,无法起到润滑作用;而劣质油脂中的杂质可能加剧部件磨损,反而损害模具。

误区三:清洁操作简单粗暴,损伤模具表面
清洁模具时,部分人员为追求效率,使用钢丝刷、砂纸等硬质工具直接打磨型腔表面,或采用强腐蚀性清洗剂冲洗。这种操作会破坏模具型腔的光滑度,导致后续铸件粘模,甚至在型腔表面形成划痕,影响铸件尺寸精度。正确的清洁方式应根据污渍类型选择合适工具,如用软毛刷清理表面残渣,搭配中性清洗剂去除油污,避免对模具表面造成物理或化学损伤。

误区四:忽视模具冷却系统的保养
模具冷却系统直接影响压铸效率与铸件质量,却常被忽视保养。部分从业者仅关注冷却水路是否通畅,未定期检查水路内壁是否结垢。长期使用后,水中的杂质会在水路内壁形成水垢,降低散热效率,导致模具温度不均,铸件易出现缩孔、变形等问题。同时,若冷却水路接口密封不良,未及时更换老化密封圈,会导致漏水,不仅影响冷却效果,还可能使模具局部生锈,缩短使用寿命。

误区五:保养后未做检查,留存隐患
模具保养后,部分人员未进行检查便直接投入生产,导致养护不完全的问题被忽视。例如,更换导柱后未检查其与导套的配合间隙,可能因间隙过大导致模具合模不准;清洁排气槽后未确认是否通畅,残留杂质仍可能影响排气效果。正确做法是保养后逐一检查模具各部件的配合精度、表面状态及功能,确保无隐患后再启动生产,避免因保养疏漏引发生产故障。


东莞精密压铸2.jpg

分享